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明德工作室 >> 国学芸萃 >>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泰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其蕴含了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研究泰山丰富的文化符号及其投射的文明理念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认识中华文明,就要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来了解古代中国、现代中国、未来中国,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的历史,泰山更是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许多重要元素,古人有关泰山的描绘数不胜数,无数文人墨客登泰山而挥毫泼墨,如李梦阳在《泰山》中描绘到:“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杜甫在《望岳》中写下气势磅礴、震撼人心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孟子 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众多诗句无一不展现了古人对于泰山的精神寄托,更是有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康熙、乾隆等历代皇帝登泰山而封禅致祭,泰山在古代作为百姓崇拜、皇帝祭拜的山,在现代成为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我们要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就要看到泰山不仅仅是作为一处拥有雄伟壮丽自然景色的大山,更是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过程中的凝聚着中华文明特色的精神标识。泰山的自然景观宏伟奇绝,更是承载了文明发展的形态。泰山经过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渲染和人文景观的烘托,是齐鲁文化的精华,更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缩影。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既要守住泰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要善于发掘泰山在新时代的文化内涵,将泰山作为独特的精神标识担负起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的文化使命,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主动的担当,继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紧紧围绕贯彻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将泰山文化传承发扬,继续挖掘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作者:杨立蛟
编辑:岑怡坤 赵怀阳
责编:毛雪婷 牛骅
校对:高华
(本文由明德工作室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