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明德工作室 >> 国学芸萃 >> 正文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重大的传统春祭节日。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号前后,《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春分后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它温暖清爽;仲春与暮春之交。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自古以来,人们非常重视这个节日,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达对春季的敬畏和对先人的敬重。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诗也因此脍炙人口,流传至今。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通过清明祭祀表达对祖先缅怀、家祠传承,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祭祖。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流行这样的观念——“国之大事,惟祀与戎”,儒家对于鬼神一般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他们提倡祭祖,主要不是由于迷信,而是从道德教化的角度来考虑的。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也就是说,家族后人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想到自己幸福生活源自祖先繁衍生息,领会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饮水思源,才能保持那种淳朴厚道、和睦宗族的道德品质,因而清明扫墓祭祖也就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们应积极响应政府“厚养薄葬”、“文明祭祀”的号召,采用鲜花祭扫、手机短信祭扫、网上扫墓等祭奠新风尚。省时又省力,情感还表达的淋漓尽致。
除此之外,清明节的礼俗活动有:
1. 品尝美食
江南一带有青团子的习俗,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的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中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2. 户外踏青
即郊外春游活动。“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去踏青。”清明时节同时也是个生机勃发的时日,人们告别蛰伏的户居生活,迎着春天的明媚阳光,呼吸着青青绿草的气息,脚踩着松软的土地,徜徉在姹紫嫣红、莺歌燕舞的原野上,那时的心情该是多么轻快愉悦!
3. 竟放风筝
在我国古代,放风筝不仅是一项游艺活动,而且还是一种巫术行为,人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晦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病灾都写在风筝上,等风筝放高时,剪断风筝线,让风筝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晦气、疾病都让风筝带走了。
4. 组团踢球
古人叫蹴鞠,也是一项在唐代开始流行的春季娱乐活动。大诗人王维有《寒食城东即事》诗为证:“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描述了热闹的蹴鞠场面。蹴鞠,即踢球,当时踢的球叫“鞠”,用的是一种皮球,球内用毛塞紧。据说这是当代世界如火如荼的足球运动的滥觞。到宋代。此项运动更是大行其道,《水浒传》曾叙述过破落户高俅因善踢球而发迹的故事。
5. 集体拔河
又名牵钩,始自唐代。有一年的清明节,唐中宗令满朝文武三品以上大员,连同学士等,汇集宫中球场,分队分批举行拔河,所用绳索是以大麻绳两头系千余条小绳,数百人分两队分别在两头抓紧,比赛中力弱者为输家,中宗携皇后、妃嫔、公主前往观战,一时喊声震天,地动山摇,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据说,在时值春耕春种的清明时节举行拔河,具有祈求丰收的意味。
作者:苑素梅
编辑:岑怡坤 赵怀阳
责编:毛雪婷 牛骅
校对:高华
(本文由明德工作室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