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明德工作室 >> 国学芸萃 >> 正文
一岁四时,春夏秋冬,每月两个节气,一年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准确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耳熟能详的二十四节气歌中“冬雪雪冬小大寒”,就是冬季的六个节气,分别指“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冬表示冬天开始,而“大寒”过后表示冬天就要结束。《千字文》中说,“寒来暑往,秋收冬藏”,表明万物在冬季闭藏,北方植物进入休眠期,有些动物也进入冬眠状态,所以冬季是休养生息,集聚力量的季节。
一、冬季的六个节气
1. 立冬。立冬意味着风雨、湿度、光照、气温等处于转折点上,开始从秋季向冬季气候过渡。冬,即“终也、万物收藏也”。当然立冬并不表示冬天就一定到了,现在划分四季常根据气温变化划分,采用的是近代学者张宝堃的“候平均气温”法,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等于或低于10摄氏度算是入冬。这样看来,立冬这一天全国的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入冬的迹象。立冬,是民间“四时八节”之一,在古代我国一些地方会在立冬举行祭祀、饮宴等活动。
2. 小雪、大雪。这是冬季第二、三个节气,节气的小雪、大雪与天气变冷降下的小雪、大雪无必然联系,它代表的是小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小雪节气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进入该节气,中国广大地区西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寒潮来袭,降水量渐渐增多。
3. 冬至。冬至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冬至这一天太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时间最短,但是冬至日的温度并不是最低。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长。古人认为,冬至为一年中阳气最弱的一天,民间从这一天进入“数九”计算寒天,表明冬天进入寒冷时节。民谚云:“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民间相传的“数九”歌谣是这样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隔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4. 小寒、大寒。这是冬季的第五、六个节气,民谚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标志着冬季时节的正式开始,大寒在传统节气中是极冷的时节。俗话有讲:“三九四九,冻破石头”,所以这一段时间是冬季中气温最低的时节。大寒过后立春就要开始,新的一年就要来临了。
二、冬季节气中的习俗
中国农历节气主要是依照农事变化而制定的,在古代,这一段时间没有繁重的耕作任务,也是相对比较轻松的,因此这一阶段的习俗大致以祭祀和晏乐为主。立冬前后天气转凉,在农历十月一日,山东北部地方,有给去世的先人“送寒衣”的祭祀习俗。“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小雪过后,民间有“冬腊风腌”的习俗,南方一些地方开始腌制腊肉腊肠,储备过冬的佳肴。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我国早在周代时就已经使用圭表来确定冬至和夏至。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南方很多地方在这一天祭祖、吃汤圆,北方等地有吃饺子的习俗,俗语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三、二十四节气现实价值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21世纪,城镇化的进程和农村传统村居的消失以及科技农业的兴盛,使多数人对二十四节气已经不大关心或者不再刻意去记住,好像只是一个符号,但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的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天人合一的观念及古人对宇宙、自然的独特认识仍然值得我们深入传承和发展。2006年,“二十四节气”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些表明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影响力,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
作者:徐丽
编辑:岑怡坤 赵怀阳
责编:毛雪婷 牛骅
校对:高华
(本文由明德工作室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