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明德工作室 >> 初入大学 >> 大学新鲜人 >> 正文
时值九月,金秋送爽,又是一年开学季。对大一萌新来说,大学的第一课不是安静地坐在教室听讲,而是身着迷彩服在训练场吹响号角。军训是大学生入学的第一课,也是重要的一课。关于军训,你应该知道这些——
一、什么是军训?军训的目的是什么?
军训的全称是“军事训练”,是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培养“四有”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培养和储备我军后备兵员及预备役军官,壮大国防力量的极有效的手段。
军训的目的是通过军事训练,提高学生的国防安全知识和掌握必要的军事技能,增强家国情怀,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培养艰苦奋斗、刻苦耐劳的坚强毅力,养成良好的学风和生活作风。
二、军训有多久的历史?
中国军训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在商代,由于诸侯间战争增多,统治者对军事训练日益重视,除了对正规军队进行训练外,还通过学校对各级贵族进行军事教育。从西周开始,官学分“国学”与“乡学”,并有“小学”和“大学”两级。其中的“大学”,即以“六艺”为标准课程,“礼、乐、射、御、书、数”成为学生需要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其中的射、御,即为古代的军训,教师一般直接由军官担任。《周礼》中记载:“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这是我国最早有关“学生军训”的文字记载。
到了诸侯纷争的春秋战国时期,“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各国更加重视军事人才教育和训练,军训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孔子说,“射御足力则贤”,把军事技能优劣,视为一个人贤能与否的标志,认为“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秦汉之时,学校军训则开始走下坡路了。儒家学术逐渐被奉为正统,军训的职能弱化为一种礼仪程式。隋朝时更是开始“偃武修文”大力削减武力装备,国家教育重点由学武转为修文,科举也逐渐开始成为主流。唐朝在开国之初便确立了战时重武、平时重文的国策,但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元年(627年)曾说:“朕虽以武功定天下,终当以文德绥海内。”唐朝的取士之法仍偏科举,学校沦为科举附属品,军训废止。到了宋朝,兴文教、抑武事的政策被推向高潮,武将地位被读书士子全面超越。清王朝以武功开国而得天下,开国之初举办教育是文武并重。从官学、国学到地方学,学校的课程多数是文武兼备,都开设骑射课。文科考试先试骑射击,八旗子弟武功不及格者不得考文场,这个规定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军训的开展。风气所及,民间也竞相效仿。然而,明、清初的学校军训终究未能从复兴走向发展,这是因为程朱理学仍是明清社会的显学。终明一代,程朱理学都受到最高统治当局的极力推崇,仍是“半日读书,半日静坐”。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让全国上下意识到“强兵尚武”的重要性。1902年,蔡锷在《新民丛报》发表《军国民篇》,倡导实行“军国民主义”,对国民进行军事训练。1912年1月19日,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普通教育暂行法》,明确规定“高等小学以上体操应注重兵式”。实行了具有中国国民党特色的童子军训练制度,并规定了童子军军事训练的内容和管理。1912年9月,正式将军事教育列入教育宗旨,令全国各学校注重军训。许多学校还组织了“少年义勇团”或“童子军”,借以培养学生的尚武精神和军事技能,学校军训迅速展开。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兵役法中,便对学生军训进行了详细规定,在改革开放后,相关法律法规都再三提及学生军训。1985年,教育部和解放军总参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高级中学进行军事训练试点问题的通知》,这被视作军训试点的开始。以这个时间来算,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军训至今已有37年。对于军训,法律上也有规定和保障,兵役法中,把高等院校和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单列一章,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学生军训的重视。国防教育法也规定,除大学、高中生外,还有中小学生也应接受军训。
三、军训对学生来说,有什么好处?
学生军训,除了国防需求,对学生来说它还蕴藏着更多的作用与意义。强健青少年体魄是军训能够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虽然军训一般是两三周时间,看上去不能让学生产生脱胎换骨般变化,但参加过军训的很多学生都表示,感觉体力充沛了,腰杆挺了,走路带风了,精气神有了。青少年比起成年人,新陈代谢更快,锻炼带来的效果更强。军训都需要早起、跑操,这样一段时间下来,很多同学会慢慢养成晨跑习惯。有的同学会有斜肩、驼背、低头等情况,这些在站军姿、练队列、跑步等训练中都会慢慢得到纠正。
军训,能够让正在成长的青少年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少年强则国强”,明白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作者:岑怡坤
编辑:岑怡坤 赵怀阳
责编:毛雪婷 牛骅
校对:高华
(本文由明德工作室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