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明德工作室 >> 国学芸萃 >> 正文
过了寒露,就要到霜降节气了。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八个节气,时间在每年阳历的10月23或24日,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预示着冬天即将来临。
一、霜降的含义
《逸周书·周月》:“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东汉王充《论衡》曰:“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雨露冻凝者,皆由地发,非从天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俗话说:“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所以就用“霜降”命名这个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节气。霜降节气反映的是天气渐渐变冷的气候特征,并不是表示进入这个节气就会“降霜”。
二、霜降的物候变化
霜降时节,北方大部分地区的秋收已接近尾声,大多数作物不再生长,即便耐寒的葱也要收获了,因为“霜降不起葱,越长越要空”。而南方则刚刚进入农忙季节,收割晚稻,播种油菜。霜和冻虽然形影不离,但真正危害庄稼的是冻而不是霜,霜是天冷的表现,冻则是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因素。《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将霜降后的 15 天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霜降时,豺开始大量捕猎食物,没有吃完的猎物就摆放在地面,就像在祭祀兽神。露结为霜,北方的大多数树叶变黄脱落。需要冬眠的虫子都蛰伏地下,准备冬眠度过寒冬。
三、霜降习俗
霜降时节,正是菊花盛开之际,民间举行菊花会,以表达对菊花的喜爱和崇敬。此外,人们认为先“补重阳”后“补霜降”,而且“秋补”比“冬补”更要紧,所有就有了“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霜降时节民间便有 “吃红柿子、拔萝卜、吃牛肉、煲羊肉、煲羊头、迎霜兔肉”的食俗。在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菊花霜”,因为此时菊花盛开,正值赏菊的好时节。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
四、有关霜降的诗词
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唐·刘长卿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九日都下黄雀食新
宋·杨万里
九日新霜薄,群飞一网遮。裘披杨柳絮,色染木犀花。
下箸欣乡味,知侬忆故家。金杯浮菊蕊,相映两光华。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宋·苏轼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季秋已寒节令颇正喜而有赋
宋·陆游
霜降今年已薄霜,菊花开亦及重阳。四时气正无愆伏,比屋年丰有盖藏。
风色萧萧生麦陇,车声碌碌满鱼塘。老夫亦与人同乐,醉倒何妨卧道傍。
整理:徐丽
编辑:岑怡坤 赵怀阳
责编:毛雪婷 牛骅
校对:高华
(本文由明德工作室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