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明德工作室 >> 国学芸萃 >> 正文
《史记·齐太公世家》中写道:“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齐国的开国之君姜太公,对齐地的海洋元素与海洋文化了解颇深,结合齐国的实际情况,“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齐国从姜太公建国,到称霸战国七雄之首,经济、技术与文化无一不与海洋密切相关。
齐国地图
“唯官山海为可耳。”
齐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发展海洋经济。齐桓公曾问管仲:“然则吾何以为国?”管仲答道:“唯官山海为可耳。”桓公进一步追问他:“何谓官山海?”管仲答曰:“海王之国,谨正盐策。”管仲大力倡导齐国的海盐生产,并将所产的盐由政府统一购买,实现“盐、铁”国家专卖。通过落实“官山海”政策,齐国海盐资源被大量开发,齐国民众踊跃生产,富国强兵,多条航路通畅,山东半岛与朝鲜半岛的贸易频繁,“海王之国”强盛起来。
“利在海也。”
技术上,齐国强调造船,所造船只可容纳百人以上。航海技术方面,北斗星及其他星座的位置推算以及磁石司南的使用,大大提升了海上航行的准确性。在文化上,齐人甘德所著《天文星占》、《考工记》等书,总结提升了齐人海洋知识、意识与思想。在制度上“官山海”的政策也实现了对海洋的整体国家经营。
春秋战国时期以山东半岛为主的齐国海洋文明,代表了先秦海洋文明的最高峰。在齐国8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齐国人开拓了海洋资源利用的路径,积累了大量物质财富,创造了辉煌的海洋文明,实现了与周边文化的交融与互补。
作者:毛雪婷
编辑:岑怡坤 赵怀阳
责编:毛雪婷 牛骅
校对:高华
(本文由明德工作室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