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明德工作室 >> 国学芸萃 >> 正文
学而时习之,为什么会高兴?
这里的“时习”一说是复习,一说是实践。其实学习只有复习才能有获得感,每一次的重复都有不同的体验,喜悦之情自然而然发生。另外学习了知识通过实践能够增强自己的认知也有成就感。
有朋自远方来,为什么那么快乐?
朋友自远方来仅仅是多日未见的思念之情吗?仅仅是想叙叙旧的人之常情吗?还有一个重要的提示是“远方”,从远方来必然得到了不少见闻,会有和本地不同的风俗、文化,就像有些教师在国外访学回来要谈一谈国外的教育与文化,这样就不会少见多怪,从另一个方面达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目的。所以达到了学习新知的快乐。
别人不知道你不恼怒为什么就是君子了?
这里面就牵涉了人生追求与人生目的的问题?人为什么活着?很多人一生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不知是否来过这个世界。中国讲究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所以留下好名声便是人生的价值追求,追求出名也是某些人的目的,只是应该有度。
求知的快乐是孔子一生的追求,孔子自我评价:“废寝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孝悌为什么是“仁”的根本?
孝是中华文明的鲜明特征,它解决的是人最后的尊严问题。人出生意味着希望,吃喝拉撒不嫌弃。人老去意味着僵死甚至是“腐败”,从本能上说是让人嫌弃的。孝从本质上对抗了本能,让人从生到死都有尊严。孝帮人脱离了动物,因其难更显得可贵、可赞、可颂。
孝不是机械的,没有统一标准,有孝心、孝行即可。父慈子孝,双向互通,平等相待。孝也是辨证的,符合社会现代文明价值观的。
作者:杨立蛟
编辑:岑怡坤 赵怀阳
责编:毛雪婷 牛骅
校对:高华
(本文由明德工作室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