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明德工作室 >> 职来职往 >> 正文
应聘求职,如何躲开“招聘陷阱”?求职中的合法权益你该如何维护?
又到一年毕业季,每一位大学生在精心设计个人简历准备投向自己心仪的单位时,是否有关心和考虑过求职应聘中的权益保障问题。面对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毕业生们难免会产生焦虑,在缺乏法律知识和保护意识的情形下,大学生极易被不法分子的“求职陷阱”所套住,甚至出现误入传销公司造成财产和人身遭受巨大损失的情形。作为大学毕业生,在由学生转变为职业人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防范就业风险,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应聘中容易误入的“求职陷阱”
1.招聘会上的隐形陷阱
招聘会是大学生就业海投的重要渠道,而有些招聘会要么是参加的单位数量严重缩水,要么是招聘单位出工不出力,甚至在招聘会现场还有混入虚假公司假借招聘为由收取简历套取毕业生信息等。
2.短信回复的诈骗陷阱
毕业生投放简历后,最期待的就是收到用人单位的回应。正是利用毕业生的这一心理,有些不法分子假借用人单位之名给毕业生发送木马链接等诈骗信息,致使毕业生财产蒙受损失。
知法懂法有效规避就业风险
1.认真甄别招聘信息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只有高等学校主管部门才有资格组织或批准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因此毕业生可通过查询招聘会的组织者和是否收取入场费用等进行筛选。如果是通过其他渠道获取招聘信息,尽量去合法正规的网站搜集,尤其对于高薪低能力的招聘信息要理智对待,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天眼查,查看了解企业合法性和招聘信息的真实性。
2.慎重提供个人信息
毕业生投放个人简历时往往要留下个人电话以便用人单位联系,但在没有确认招聘单位的有关执照等内容的真实性前,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信息,尤其是身份证、学位证等各类证件号码等。
作者:蒋飞
编辑:岑怡坤 赵怀阳
责编:毛雪婷 牛骅
校对:高华
(本文由明德工作室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