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明德工作室 >> 国学芸萃 >> 正文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爆火出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说哪吒的爆火出圈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体,除了制作团队的精心打磨,上百家动画公司的共同托举,还有这些年我们一直致力于的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哪吒这个IP本身就是从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里提炼出来的,另外电影中很多形象也是源于我国古代的文物。
电影除了画面本身出彩,它所蕴含的哲理哲思也给观影人以诸多启示,这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中国精神的元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强不息与抗争精神
影片以“我命由我不由天”为核心,展现了哪吒对命运的反抗与自我突破。这一精神既源于《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传统文化内核,也与当代年轻人打破阶层固化、追求个人价值的现实需求相呼应。
二、家国情怀与集体担当
相较于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聚焦个人命运,《哪吒之魔童闹海》将主题升华为民族命运的集体抗争。龙族为族群牺牲、哪吒与敖丙携手对抗压迫的情节,隐喻了中国近代以来从救亡图存到科技自强的奋斗历程。影片将个人成长与家国责任结合,呼应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价值观,也契合当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视野。
三、文化自信与创新表达
影片在视觉与叙事上深度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文化符号:混元珠的阴阳平衡体现了道家辩证思想;哪吒的莲花化身、乾坤圈等元素传承自《封神演义》,而形象设计(如魔丸印记)则颠覆传统,赋予现代叛逆气质。
技术突破:影片以好莱坞级特效展现中国武术的刚柔并济,如“水淹陈塘关”场景将传统水墨画风与3D技术结合,实现了“传统文化基因在数字时代的觉醒”。
四、家庭伦理与孝道传承
李靖夫妇对哪吒的无条件付出,展现了中国家庭观念中“父慈子孝”的双向责任。哪吒从误解父母到理解牺牲的转变,既是对传统孝道的现代诠释,也揭示了家庭教育中“爱与信任”的力量,引发各年龄段观众的情感共鸣。
五、时代精神与民族自信
哪吒的“闹海”不仅是神话中的战斗,更象征了当代中国在科技、经济等领域的突围。影片将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传统精神符号与脱贫攻坚、改革开放等现实成就并置,形成“历史—当下—未来”的精神谱系,为观众注入破局新生的信念。
作者:高华
编辑:岑怡坤 赵怀阳
责编:毛雪婷 牛骅
校对:高华
(本文由明德工作室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