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明德工作室 >> 心理驿站 >> 正文
春节结束,打工人回归岗位。“打工人”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网络上,是来自一个网络热词——“社畜”。其本意指的是在职场中为了生存而打工的人。后来“打工人”似乎被赋予了贬义色彩,意指上班很累,被迫工作的人,越来越多的人用“打工人”自嘲,“员工只为钱干活,而不为梦想干活。”由此,我们不禁要追问,工作的本质是什么?理想中的工作与现实的岗位必然不能共存吗?
一、工作的本质是对劳动的正确理解
在马克思看来,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要生存首先就要解决关于吃喝住穿等一系列现实的问题,这是人存在的现实逻辑起点。因此在如今这个时代,“打工人”的含义早已超出了字面意思,被赋予了更多含义。比如“打工人”指的是一种劳动形态,还有很多人将其作为一种身份认同。但是打工不是仅仅为了满足生存的手段,如果说打工使得人身心饱受折磨,想象力与创造力大大泯灭,这是极为悲哀的事情。再比如,不少青年人在工作中自嘲“摸鱼”,其实这也偏离了劳动的本质,将劳动看做痛苦的事情,压抑了劳动幸福。试想一下,如果你“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合理安排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是不是能够感受到自己对于工作的掌控感和自主权呢?
为什么工作时摸鱼或不开心,可能还源自自己的理想职业与现实的工作状态不匹配。马克思讲教育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但是这个“全面”不是什么都要抓,面面俱到,而是促使人的潜能的极大发挥,在个体有限的生命里,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发展出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同时,随着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终身学习的实现,人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人可以自由选择、转换职业,人类多样性发展的可能性大大提高。试想,如果你能从事自己感兴趣并擅长的工作,还会摸鱼吗?
二、理想与现实不能共存吗?
有句话说: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对于打工人来讲,理想职业与现实工作必然是不能融合的吗?可能一位耄耋老人——古脊椎动物学家张弥曼能够给我们些许启发。
作为目前古生物领域的世界级专家,张弥曼走上科研之路的方式远没有她的成就来得传奇。上世纪50年代,会选择研究地质学的女生并不多,而张弥曼一开始也不是出于对地质学感兴趣才选择这个方向。当时,充满理想主义的张弥曼除了响应国家需要地质学人才的号召,还有一个浪漫的原因,“就是觉得骑着骆驼在沙漠上走多浪漫啊”。
外国艺术家向张弥曼惊人的科学精神致敬的漫画 图源:《人物》
然而现实是骨感的。开始工作之后,张弥曼每年平均有三个月要在野外考察,经常只有她一个女性跟着三四十个男生一起跑。为了方便,张弥曼剪了短发,一度让村里的乡亲认不出她是男是女。因为不方便洗澡,她甚至习惯了两三个月只靠擦头擦身度过。当时为了防止把虱子带回家,每次回家身上的毛衣、内衣都要放进锅里煮一煮……在她看来,一切都习惯了,心中只有发现化石的欣喜。多年来,张弥曼一直坚持自己采集化石、修理、拍照、研究。面对困难,她微微一笑:“克服困难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张弥曼凭借着小小的古鱼化石,为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的顺利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帮助中国找到了石油!
在小小的岗位上,谁又不是打工人呢,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区别在于不同打工人的主观看法而已!
作者:金淑敏
编辑:岑怡坤 赵怀阳
责编:毛雪婷 牛骅
校对:高华
(本文由明德工作室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