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明德工作室 >> 初入大学 >> 正文
历史是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我们对待历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尊重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历史虚无主义却经常随意假设历史,随心所欲地虚构裁剪历史,以所谓“范式转换”为名抛出各种“新理念”,如“告别革命”论、“现代化史观”等,把历史看作任人摆弄的“游戏”,以达到其政治目的。
“告别革命”论极力否定、贬损革命,他们鼓吹要“告别革命”,反对“激进主义”,颂扬改良。在他们看来,中国近代以来的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项革命、改革运动都是“激进主义”行为,这些激进行为只起到破坏性作用并没有任何建设性意义,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些人大力贬损革命,渲染革命“祸害”,提出革命“是令人叹息的百年疯狂与幼稚”,还说“革命是一种能量的消耗,而改良则是一种能量积累”;有的人抬高洋务运动,褒扬清廷“新政”,宣称没有必要进行革命,“革命容易使人发疯发狂,丧失理性”。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的这种“重新评价”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尊重史实,任意杜撰历史规律,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唯心主义历史观。我们并不否认改良对社会进步的意义,但在具体的历史时期到底采取哪种方式取决于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
与“告别革命”论相联系的还有“现代化史观”,这一论调以所谓“转换研究范式”为名,提出“一百年来的中国近代史其实是一场现代化史”,认为不能再以反侵略为主要线索、以“革命史”观来看待历史,而要用“现代化史观”来重新研究、阐述中国近代史。在他们看来,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现代化运动”,戊戌维新运动则成了一种政治激进主义,辛亥革命则“完全是近代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革命志士鼓吹、争取的结果”。他们把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看作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力量”,甚至认为“侵略有功,反抗有罪”。应该说,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中国现代化的渊源、进程是可以的,但“现代化史观”论者往往忽视革命的历史必然,否定中国近代以来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民主权利的革命斗争,把现代化作为唯一的主题,视革命为阻碍中国现代化的消极力量,这就违背了历史的实际,违背了实事求是的要求。
作者:徐玉明
编辑:岑怡坤 赵怀阳
责编:毛雪婷 牛骅
校对:高华
(本文由明德工作室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